当今绿色生产力引领下的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前景、机遇与挑战
【课程编号】:NX41437
当今绿色生产力引领下的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前景、机遇与挑战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项目管理培训
【培训课时】:可根据客户需求协商安排
【课程关键字】:项目管理培训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课程大纲
一、2024两会与绿色生产力
1.1习主席关于新质生产力最新讲话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1.2习主席密集讲话,加速绿色经济发展
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
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
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1.3国际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爆发意味着
算力的超大需求必然引来绿色能源发展的超大机遇
1.4全国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九项工作的第一项: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稳中有进,以进促稳
李总理两会报告2024全年十项工作重点排序:
科技创新第一
科教兴国第二
拉动内需第三
不再提“适度超前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1.5两会李强总理关于中国经济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表态:
去年GDP增速5.2%,
今年目标增长5.0%左右
开门红:一季度GPT实绩5.3%
工业指数6.1%
房地产继续下行
1.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3.24预测
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中国仍将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如今走到一个岔路口:开启高质量增长的新时代
中国能够实施全面的一揽子市场化改革,经济增长速度会比维持现状快得多:在未来15年实体经济扩大20%。“
”中国的人工智能在准备就绪方面已经走在新兴经济体的前列,发达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其提供了领先一步的优势”
“中国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
在部署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1.7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
PPP新机制
“合理把握重点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应限定于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主要包括:
交通项目
市政项目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
水利项目,
社会项目
新型智慧基础设施项目
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两项)。
1.8特别以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用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等新产业
二、住建部关于2024年工作重点和基建方向:
2.1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
稳住建筑业(5300万从业人员)和房地产行业两个支柱
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
2.2“三大工程”
建设保障性住房
城中村改造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3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线
2.4今年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的社区,
2.5城市更新三大重点工程
民生工程。
里子”工程。
安全工程。
2.6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机制方面、供给方面、、使用方面、实施方面(两个重点)
房地产企业今后拼的是:
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
一季度房价继续微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对于中国房地产趋势的最新预测。
住建部:发展以当代先进科技为代表的
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
好房子就是节能、低碳、智能、安全
乡村振兴:
城镇化: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绿色发展、污染防治和节能降碳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线
多省市强调继续“有序、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双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住建部3.20提出:
当前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住建”
三、新能源建设的前景细分以及政策导向
3.1中央五天三令“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催生风电光伏电等新能源建设新机遇
A中央史无前例地五天内密集发文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C《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大行动方案
D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E巴黎会议的双碳达标承诺必须达成
F中国基建行业的碳交易权已经开始
欧盟的碳税制度势在必行
G中央关于新能源“先立后破”的重要调整:
国际形势对于中国的巨大压力
中国温带仍受到气候变暖的重大冲击
欧盟对于中美的压力增大
美国反通胀法案正式拨款加大双碳达标力度
欧盟重新定义核电
去年九月中央关于水电、核电、煤电、坑口发电、抽水蓄能、综合智慧电网的重大政策调整
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六月截止
I习主席强调从能源双控逐渐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义
3.2新能源政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解读:(略讲)
A详解: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
B详解:大力发展新能源
C详解: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常规平稳发展
D详解: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E详解:合理调控油气消费
F详解: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G详解:什么叫早达峰低峰值防翘尾短平台和深中和
3.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关于风电光电新能源的长期利好前景:(详解)
A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B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
C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光伏发电的平价时代
光伏发电的相关产业政策扶持
光伏发电的集中和分散
BIPV的快递递增趋势
十四五光伏超过风电
D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
F积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推动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互补调节的风光热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G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和生物天然气。探索深化地热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
H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I核电持续增长
J天然气的过渡
K氢能是未来零碳能源的重要组成
其他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四、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前景及开拓难点要点重点
4.1新能源的行业逻辑:
A为什么说新能源是全球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中国面临的压力和动力
4.2投资运营模式:
A PPP模式的特点和要点
B BOT模式的特点和要点
C ABS模式的特点和要点
4.3效益分析:
A投资新能源可以带来的社会效益分析
B新能源产业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分析
4.4四大重难点分析:
A技术创新分析
B政策支持分析
C.市场开拓分析
D融资困难分析。
4.5发展趋势:
A新能源产业将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分析分析
B新能源产业将逐渐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分析
C新能源产业将逐渐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分析
4.6拓展市场:
A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B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
C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能源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拓展新能源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五、新发展阶段建筑节能绿色建造对于建筑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5.1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达标的三项最新规定
5.2国务院2030前实现碳达峰的行动方案
A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十项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的四项行动
B房地产商应担负起的五项重大责任、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
C碳交易正式启动、我集团在全国会议上代表全体企业的三项倡议及最新中标的EOD项目
D我集团与上海绿色建筑协会、交大联合创立低碳创新研究中心的任务
5.3建筑企业要迎头赶上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详解
A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绿色建造发展规划》中的具体要求
B建筑业面临的全新绿色行动方案
C 2019版《中国绿色建筑评定标准》修正版征求意见稿发布,在六月截止。提高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内容详解
5.4我公司与供应侧改革、数字化智能化密切结合的双碳达标最新案例:
A减碳设计的案例集
B绿色采购的案例集
D低碳施工的案例集
E我公司零碳馆技术与伦敦馆、汉堡馆的比较剖析
F我公司总控项目——中国花博会被评为全国第一个碳中和园区
中国花博会碳中和达标评定的全过程及十几种核心技术详解
G上海中心被评为全球“最绿色的超高层”,其中如何通过数智化达到降本减碳重大效果的详解
H IPD模式进行建设的申都大厦的低碳技术
I我们公司EPC项目的30种智能绿色技术详解
J我们集团最新竣工的十大项目中采用的十种典型绿色技术
梁老师
讲师介绍:
曾任上海现代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现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资深顾问
现任上海现代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
上海市建筑学会注册建筑师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区前主席。
BSc MBA正高工,曾分别担任大型施工企业、房产公司总经理、华建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副总经济师和现代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承担了上海中心、世博会总体的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期策划和设计管理,迪士尼乐园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以及市委市政府300号大楼、世博局、迪斯尼总部大楼的EPC业务)现仍担任该公司资深顾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顾问。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区前主席兼全球考官的执证培训师(LAT);曾任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理论研究及技术进步全国专家会副主任,及上海设计审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多年,现为上海建筑学会注册建筑师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建设造价协会资深会员,国际项目管理协会中国区理事,澳大利亚项目管理学会项目导师(MPD)FRICS PMP MCIOB MPD(AIPM) IPMA复旦BMA中心《项目管理实践》系列课程教授六年,现为天津理工大学MBA中心《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系列课程教授,清华、北大、上海交大、浙大、同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中央团校、上海市委党校、武大、重大、华南理工、华中理工、昆明理工等高校及多个培训机构的客座教授,曾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东盟(马来西亚)发表学术演讲
国内全国会议演讲二百多次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