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三支柱的规划与实施
【课程编号】:NX25391
HR三支柱的规划与实施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人力资源规划培训
【培训课时】:2天,6小时/天
【课程关键字】:HR培训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课程导言
工业革命以来,企业都在追求重资产、大规模。基于企业追求,人力资源演化成了职能管理模式。上世纪后期,科技公司开始追求轻资产、高人效。围绕新兴公司的追求,人力资源管理的“三支柱模式”应运而生。三支柱模式,是把HR职能分为三个部分,共享服务中心、业务伙伴、专家中心(如下图所示)。这三个部分,即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三支柱”。
三支柱模式有三个优势,人效高、弹性大、响应快。因为有这三大优势,三支柱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也想采用三支柱模式,本课程能助你一臂之力。
课程收益
1.系统知识:学习该课程,学员能全面了解人力资源三支柱的各个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2.关键技能:学习该课程,学员能迅速掌握人力资源三支柱的规划过程,以及三支柱模式的实施要点。
目标学员
成熟企业的中高层经理、创业公司的创始团队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演化过程:三支柱模式的演化过程
本章的课前思考问题:人力资源部门,是战略部门,还是服务部门?
一 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阶段
1.职能阶段:专业事务导向,提高效率 1960s以前
2.资源阶段:资源价值导向,发现价值 60s到80s
3.战略阶段:核心优势导向,构建优势 80s到00s
4.支柱阶段:业务支持导向,快速响应 00s以后
二 分析:人力资源工作的类型分析
1.专家型、战略型的工作:例如制定方针、标准,占10%
2.伙伴型、支持型的工作:例如分析流程、绩效,占30%
3.服务型、操作型的工作:例如工资发放、考勤,占60%
学术背景讲解:拉姆·查兰和戴维·尤里奇的观点分歧
三 逻辑:三支柱模式的逻辑
1.拆分:把HR活动拆分为专家型、伙伴型、服务型
2.重组:把HR活动重组为COE、BP、SSC
本章的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三支柱模式的背景及逻辑。
第二章 协作方式:三支柱模式的分工协作
本章的课前思考问题:人力资源部和其他部门是什么关系?
一 专家中心(COE)的活动
1.战略解读:识别战略目标中的人力资源事务
2.专业指导:提出人力资源事务的原则和标准
3.需求响应:响应业务伙伴和共享中心的需求
二 业务伙伴(BP)的活动
1.业务解读:识别业务目标中的人力资源事务
2.业务支持:提出人力资源事务的方案和步骤
3.需求响应:响应业务部门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 共享中心(SSC)的活动
1.服务规范:共性人力资源服务的标准化
2.操作实施:人力资源方案的具体实施
3.需求响应:响应员工对标准服务的需求
小组练习1:模拟,怎样实现部分培训外包
本章的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三支柱的分工协作。
第三章 特征分析:三支柱模式的特征分析
本章的课前思考问题:相比职能模式工,三支柱模式有什么特点?
一 优势:三支柱模式的优势
1.方向准:始终以业务为中心,人力资源职能的方向准确
2.人效高:基础和尖端的服务外包,减少人员、提高人效
3.响应快:人力资源深入一线业务部门,和业务需求同步
二 机遇:三支柱模式的机遇
1.开放性:可以广泛接触外界,能拓宽人员的视野
2.适应性:职能可以项目化执行,提高环境适应性
3.多元性:可以多项目同时执行,提高内部多元性
案例讲解:索尼、腾讯、阿里,三支柱模式的共同点与差异
三 挑战:三支柱模式的挑战
1.数字化:没有数字化基础,能不能实行三支柱
2.领导力:业务领导,如何做出人力资源的决策
3.专业性:内部专家,如何跳出企业的知识局限
小组练习2:模拟,如何建立外部专家团队
本章的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三支柱模式的特征
第四章 专家中心:专家中心的职能与机制
本章的课前思考问题:什么样的HR可以成为专家?
一 专家中心的职能
1.规划战略:围绕公司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战略
2.提出标准:针对最佳实践,提出人力资源标准
3.制定制度:针对管理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制度
二 专家中心的运行机制
1.常态化:以战略导向为中心,形成研讨小组
2.专业化:以职能板块为中心,形成专业小组
3.项目化: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形成项目小组
案例讲解:处在多个项目组中的专家
三 专家中心的日常工作
1.主动型:优化标准、优化实践
2.响应型:响应战略、响应需求
3.发展型:赋能组织、赋能团队
案例讲解:领导力中心的常态任务与项目任务
小组练习3:讨论,怎样解读战略的关联性
本章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专家中心的运行机制。
第五章 业务伙伴:业务伙伴的职能和技能
本章的课前思考问题:业务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支持?
一 业务伙伴的职能
1.流程梳理:发现业务的流程缺陷
2.绩效分析:定位岗位的绩效障碍
3.动作分析:提取作业的最佳实践
二 业务伙伴的知识背景
1.作业管理:动作和时间分析
2.岗位管理:团队化工作设计
3.项目管理:优化流程的要素
案例讲解:业务团队欢迎的业务伙伴
三 业务伙伴的关键技能
1.激励:发现优势、唤醒激情
2.辅导:指导行为、提高技巧
3.沟通:获得信任、凝聚团队
案例讲解:业务伙伴的硬技能与软技能
小组练习4:演练,怎样梳理项目流程因素
本章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业务伙伴的工作模式。
第六章 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输入和交付
本章的课前思考问题:哪些人力资源事务可以在线上完成?
一 服务中心的职能
1.数据:可以数据化的HR事务,如考勤记录、差旅报销
2.标准:可以标准化的HR活动,如在线测评、知识管理
3.规范:可以规范化的HR职能,如校园招聘、新人培训
二 服务中心的结构
1.员工自助中心:功能化应用程序,如资料上传
2.员工呼叫中心:一对一线上应答,如手续咨询
3.事务处理中心:面对面事务处理,如离职面谈
4.数据分析中心:后台数据的分析,如人均产出
5.运营管理中心:内部的管理支持,如采购管理
6.运营维护中心:服务中心的维护,如网络管理
7.运营执行中心:具体的活动执行,如培训组织
案例分析:服务中心的建设起点
小组练习5:讨论,怎样确定服务体验标准
本章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
第七章 导入步骤:三支柱模式的导入步骤
本章的课前思考问题:传统的企业导入三支柱模式,应该从哪些开始?
一 导入三支柱模式的三种路径
1.从服务中心入手:信息和活动的标准化
2.从业务伙伴入手:支持和赋能的常态化
3.从专家中心入手:战略和系统的细节化
案例分析:京东的三支柱模式
二 模式导入的前期准备
1.明确目标:描述目标的预期形态
2.组建团队:组建实施的核心团队
3.规划路径:规划达成目标的路径
4.单点突破:选择推进的最初起点
三 模式导入的实施步骤
1.服务中心:数字化、标准化、手册化
2.业务伙伴:人才引进、强化培养、岗位培训
3.专家中心:项目外包、引入外脑、内部迭代
小组练习6:演练,怎样明确业务伙伴的角色
本章教学目标:让学员掌握三支柱模式的导入步骤。
第八章 运行要点:三支柱模式的运行要点
本章的课前思考问题:在三支柱模式下,HR的职业生涯会有什么变化?
一 问题:采用三支柱模式前,要回答的问题
1.内部优化:通过三支柱模式,要获得哪些内部优化
2.竞争优势:通过三支柱模式,要获得什么竞争优势
3.员工价值:通过三支柱模式,员工能获得哪些价值
二 选择:三支柱模式面临的选择
1.服务中心,是主体自建,还是主体外包
2.业务伙伴,是业务背景,还是HR背景
3.专家中心,是实体中心,还是项目中心
三 保障:三支柱模式下的职能保障
1.人才梯队:如何建立三支柱模式下的人才梯队
2.生涯发展:如何规划三支柱模式下的生涯发展
3.战略独立:如何保证三支柱模式下的HR战略
小组练习7:演练,怎样规划人员的生涯发展
本章教学目标:让学员掌握三支柱模式的运行要点。
刘老师
刘向明
组织学专家、管理学者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讲师
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高管教练
CCTV2年度雇主调查评审专家
曾服务于
沃尔玛商业咨询公司,担任咨询经理;
阿尔斯通华能事业部,担任HRD;
梅塞尔南中国区,担任总裁助理;
中华英才网,担任董事会顾问;
比特营科技公司,担任CEO。
2019—2021,培训过的企业
京东、小米、百度、网易、58同城、搜狐、居然之家
中科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中国建设研究院、公安部交管研究所
万科地产、中建地产、融创集团、富力地产、建发地产
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北京银行、友利银行
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船重工、中航工业、中铁集团、北方工业、上汽集团
国航航空、海南航空、华住集团、华谊娱乐、湖南卫视
IBM、辉瑞制药、德意志银行、卡特彼勒、雀巢集团
三星集团、SK海力士、LG、松下、索尼、台积电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