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走到管理 ——技术管理者角色转变与管理能力提升
【课程编号】:NX23225
从技术走到管理 ——技术管理者角色转变与管理能力提升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领导力培训
【培训课时】:2天
【课程关键字】:管理者培训,角色转变培训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课程说明: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技术和资本必须通过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然而,众多技术或专业背景的管理者,由于其知识与工作背景的局限性,在走上管理岗位时却面临着诸多困惑和难题:
如何转变管理角色,明晰自身定位,做正确的事?
如何设定团队目标和制定工作计划?
管理与技术工作应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实现平衡?
如何与团队进行有效沟通,达成目标与任务的共识?
如何授权、激励和辅导团队,从而提高团队整体效能?
如何做好人才管理工作,包括识别高潜人才、挽留高价值员工?
这说明他们需要完成转型和蜕变!他们需要学习和提升。本课程针对这些痛点问题,为技术管理者提供一堂管理大餐,旨在帮在技术管理者成为综合性的管理能手,带领团队创造更大辉煌。
培训收益:
1.本课程将解开技术管理者的诸多困惑,快速适应管理岗位要求、定位和挑战,迅速完成角色转变,提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辅导能力及领导威信等。
2.学习系统的管理知识体系,掌握管理者必备的技能,有效的完成任务,快速的完成从技术人才向管理人才的转变和升华。
3.掌握相应的管理工具,并提升管理思维,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
课程大纲:
第1章技术骨干转型管理人才的角色转变与定位
1.思考:何谓管理?谁是管理者?
2.管理者与技术骨干有什么区别?
3.根据能力坐标,你属于哪一类?
4.解析管理者常犯的八个错误,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
5.讨论: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有哪些?
6.你会犯角色错位的问题吗?
民意代表;
自然人;
一方诸侯;
传声筒;
7.怎样摆正自身的位置与心态?
8.角色转变是首要问题,如何履行七项职能转变?
第2章魅力领导:让团队心甘情愿接受工作安排
1.你是管理者,还是领导者?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2.何谓领导?领导的本质是什么?
3.领导力是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
4.如何提高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导图;
5.如何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6.如何建立威信?威信建立的四个维度。
7.如何凝聚人心?
共启远景——什么是愿景,有什么用,为何要远景,远景如何规划?
共勉使命——什么是使命,有什么用,为何要有使命?
共建目标——什么是战略目标,它有什么用,为何要有战略目标?
8.新生代(90后)员工管理的“新套路”
光做目标承诺OUT了,要做职业承诺;
采用羞辱文化OUT了,要善用内疚文化;
仅给Money OUT了,要舍得给决策权;
教他怎么做OUT了,要讲明白WHY;
领导神圣权威OUT了,要能够自我嘲讽;
工作一板一眼OUT了,要能够好玩有趣;
舍不得给名份OUT了,要高大上且时髦。
9.新生代员工“奇葩”问题处理:
他在网上吐槽公司,怎么办?
油瓶倒了,他们也不扶,怎么办?
他们超级自信,很难协作,怎么办?
大门敞开着,但没人进来,怎么办?
年轻团队像一盘散沙,怎么办?
遇上佛系青年,怎么办?
做的是基层工作,却要新鲜玩法,怎么办?
我成了一个24小时待命的消防员,怎么办?
第3章从目标到执行:如何塑造团队执行力?
1.解读目标与执行——企业的导航和竞争力
2.设定目标——正确目标是创造奇迹的动力
工具:SMART原则、平衡计分卡;
目标分解:剥洋葱法、树状图;
任务分配:定义关键结果、聚焦最重要目标和关注引领性指标;
问题:关于目标上下级间出现冲突怎么办?
3.制定计划——有计划不忙,有原则不乱
工具:鱼骨图/思维导图、甘特图;
4.目标实施——有系统,有流程,有方法
工具:5why法、执行24字真经;
工具:破窗效应、热炉定律;
赋责: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追责:问责与容错的尺度;
操作方案:查核化、例行化和督导化;
5.结果考核——量化、可考核和时间性
KPI和OKR;
关于绩效面谈。
第4章从效率到效能: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
1.剖析效能、效率和勤恳的关系;
2.效能:如何提高你的时间ROI
嗜急成瘾:绝大部分人误将急事当重要的事;
要事第一: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提升效能的方法;
工具:四象限法
ABC管理法
6点工作制
德鲁克的回馈分析法;
案例讨论:技术经理的一天;
3.效率:提高你的时间利用率
二维时间管理术:专注力X时间=工作量
番茄工作法
心流工作法;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建议。
第5章人际沟通:沟通是人生的必修课
1.你知道“察颜观色”的准确比率吗?|工具:梅拉比安公式
2.如何沟通使人际沟通高效无误;|工具:沟通三步曲
3.如何表达使人际沟通畅通有效?|工具:4C沟通法
4.向上沟通:如何与上级沟通顺畅?
如何请示工作?
如何汇报工作?
工具:4P汇报法
5.如何向下反馈,让下属乐意接受?
原则:赫洛克效应、保龄球效应;
工具:SBI反馈法、BEST反馈法;
6.如何批评,让下属心服口服?
工具:BID反馈法
7.如何表扬,让下属心花怒放?
工具:BIA反馈法
8.高效说服同事协同的六个小步骤;
9.不是主管,如何带人成事?
工具5P法、T=P/O公式
10.和员工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工具:DK模型。
第6章激活团队:如何激发团队的自驱力?
1.思考与讨论:
工作不得力就是能力和素质不行?
画饼充饥,员工不爱吃,怎么办?
掏心掏肺,员工不领情,怎么办?
设置奖项,员工不心动,怎么办?
给予奖励,认为应得的,怎么办?
2.如何运用激励原理: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
3.讨论:先批评还是先表扬?关注优秀员工还是落后员工?
4.如何运用心理效应:牢骚效应、保龄球效应、阿伦森效应;
5.如何少花钱照样可以激励员工?
6.如何发放奖金:“群狼”是“肉”喂出来。
第7章果断授权:如何将团队自主决策?
1.思考与讨论:为什么领导者总是很忙、很累?
2.把权力还给员工:眼睛盯牢手放开、责权利对等和权限可控;
3.授权的两大模型:
激励-指导式
权力等级式
4.为什么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工具:六字诀、
5.如何有效授权?
工具:七字法;
第8章有效辅导:如何培养下属并让员工觉得自己很睿智
1.一流人才的培育法则;
2.情境领导:你是钉子,我用锤子;你是螺丝,我用改锥;
D1热心的初始者→S1指挥;
D2梦醒的工作者→S2教练;
D3勉强的执行者→S3支持;
D4熟练的贡献者→S4授权。
3.教练的第一技能:深度聆听;
工具:4个层次
工具:3R聆听模式
4.教练的第二技能:高能提问。
工具:OF提问法
工具:六句口诀;
5.GROW教练工具:
目标
现状
选项
行动
第9章人才管理:如何识别、选拔和挽留高潜员工?
1.问题讨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呢?
2.如何招才选将:选人的误区和原则;
3.如何慧眼识鹰:人才选拔的48字真经;
4.如何面试:常见问题、关键流程、信息判断;
问话技术:STAR面试法;
5.如何用人:用人的原则和策略;
6.问题思考:是什么原因让人才不愿意待下去?
7.如何做人才挽留:四步法;
8.如何做离职管理:五步曲、离职面谈;
9.如何留人留心:留人的基本方法。
蒋老师
培训匠人、经管作家。
新工匠精神的提出者与倡导者,10年工匠文化研究历程和10年职业培训生涯,浙江大学主讲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特聘专家。
足迹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受训企业达2600多家,受训人员超29万人次,平均每年约200场培训,成为浙江大学最受欢迎的管理类客座教授之一,被誉为“最佳执行企业教练”。
阿里巴巴、华为、三一等企业的特聘培训师;曾任大型台资企业总经理室经理职务、总裁助理职务;曾任中国知名民营企业总经理职务;曾获“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佳杰出人物、全球500强华人讲师”等荣誉。
出版书籍有《守破离:如何成为一个精进的人》、《咫尺匠心:新工匠是怎样炼成的》、《为结果而战: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已成为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名人,常年坚持写作,文章被各大媒体转载,集以理论与实践于一身。课程以实操性见长,以学员为主体,引导与启发学员,培训满意度在95分以上。
大量走访日本、德国等企业,研究其工匠文化。如今以传播匠道为己任,为企业提供工匠精神培训、工匠文化构建及管理能力提升方面的服务,成为该领域的首选教练。
出版著作:
《守破离:如何成为一个精进的人》
《咫尺匠心:新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为结果而战: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
授课风格:
1. 课程内容:实用性强,内容更新及时、思维逻辑严谨;
2. 授课风格:擅于互动式交流,精于教练型辅导;
3. 授课方式:知识讲解+案例研讨分析+小组竞赛+游戏互动+总结分享+课后作业+行动计划+实用工具。
老师优势:
1. 国内少有写了两本关于工匠精神书籍的专家;
2. 国内工匠精神排课量最多的老师,2017年排了100天有关工匠精神的培训课;
3. 国内第一个谈新工匠的人,第一个将“守破离”纳入工匠之魂的老师;
4. 国内第一个能将工匠精神从口号,理念、态度讲到工匠文化根植的老师;
主讲课程:
1. 《工匠精神培育与再造》
2. 《7R执行力体系建设》
3. 《8E领导力模型构建》
4. 《打造企业新中层》
5. 《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与变革》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