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与产能疏解 ——未来产业园区的机遇与挑战
【课程编号】:NX22506
产城融合与产能疏解 ——未来产业园区的机遇与挑战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项目管理培训
【培训课时】:可根据客户需求协商安排
【课程关键字】:产城融合培训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培训对象】
区域政府、大型房地产机构、产业园区及运营商等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
【培训方式】
理论讲演+案例剖析+经验分享+互动讨论+问题解答
【培训思路】
本次培训内容以“雄安新区”这个大背景为切入点,通过产城融合的提出、社会治理进步与产城融合相互关系的阐述,条分缕析、逐层深入,总结提炼出未来产业园区的机遇、挑战和应对方向。相关案例分散到各个板块的内容当中,采取理论+案例的架构进行整体培训内容的设计。
【解决什么】
未来产业园区的机遇和挑战,在于产业和人居。产城融合和产能疏解成为解决中国城市病的一剂良药。
未来园区,要注重创新驱动和增强人的流动性。本次培训以雄安思维为引子,重点提出“创新性总部经济(泛总部经济)”“产能疏解与特色园区五位一体解决方案”,为未来园区产业和人居和谐共生提供了较好的战略视角和探索路径。
【收获什么】
明晰思路,用创新驱动的雄安思维引领未来园区发展;
以人为本,增强人的流动性是未来园区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把握趋势,变趋势为优势,获得趋势性红利,取得结构性制胜。
【课程背景】
当下的我们就像一群在瓷砖上奔跑的蚂蚁,大部分人都是在原地打转,看似都在寻找机会或者机会就在眼前,但是根本就没有找到抓手,绞尽脑汁勉强坚持到最后,也依然只能是头破血流。
对于未来产业园区,尤其是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而言——所有没有经过设计的产业都是苦干加蛮干,得到的只能是劳力加资源变现, 没有红利。没有经过设计的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产业。没有经过策划的产业,是无法获得高质量发展机会和产生价值增值的产业。
未来产业园区的“革命”,不能像瓷砖上的蚂蚁一样迷茫踌躇, 停滞不前,而是应该站在更高远的地方,“不畏浮云遮望眼”,理清思路,形成整体规划,聚集人气,在产业园区这波机会的土壤上,以星星之火,燎广袤之原。
天时,地利,人和,未来产业园区的“革命”定可成功矣!
【课程大纲】
一、引言
本部分站在雄安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战略高度,倡导用雄安思维去看待未来园区的发展。学好雄安思维,用足雄安思维,将是未来园区发展的关键所在。
1、雄安周年:圆您千年梦想
1)一岁伊始,千年承传
2)三县合一,雄图初现
3)一带一路,机遇之神
4)熊大熊二,未来之城
2、雄安思维:给您一颗奔腾的芯
1)战略性进入
2)新经济宣言
3)人的现代化
4)雄安新物种
3、未来园区:产城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1)未来园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2)园区形态:分布式、散落式、生态式、园林式,绿色园区
3)产城融合:一区多园,一园多点,产业运营,虚拟成园
4)学好雄安思维,用足雄安思维(例:富煌钢构)
二、产城融合的提出
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经济问题;而中国的经济问题, 究其根源,其实就是产能过剩、过度投资,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问题。在构建统一大市场,争取国际话语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城融合至关重要。
1、迎接产城融合这个时代
1)关乎中国的未来
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产阶级消费
双提升战略
2)治理中国城市病
摊大饼现象
由堵到疏
城市拥挤,成本高企,环境严峻,公共品质量大打折扣
3)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提出
2、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
1)城市交通、高铁
2)地下设施、海绵城市
3)万科热带雨林计划
3、新城新区与产业填空
1)城市综合体、产业综合体
2)长阳模式-投融资规划;佛山新城-中欧城镇化示范
3)华夏幸福固安模式
4、开发区与城市形态
1)产——迎接各种创新,对准未来需求
2)城——适应这种需求,承载这种需求
三、产城融合技术与社会治理进步
以“积极抓住趋势性红利”为核心,跟踪社会发展趋势,努力寻找、把握受政策推动、技术进步、需求升级、景气上升等因素带来的发展机会,灵活配置资源,分享趋势性红利,取得结构性制胜。
1、技术进步带来趋势性红利
1)社会治理进步极大推动了产城融合技术的形成
2)获取趋势性红利,取得结构性制胜
2、项目策划与产业设计
1)项目策划
顶层的顶层,做好设计
高端的高端,做好运作
前期的前期,做好策划
领导的领导,做好政绩
用户的用户,做好体验2)产业设计
产业入口设计
产业引流设计
产业运营设计
3、联合申报与政策团购
1)引天上之水,一键智能申报
2)联合申报,资源共享
3)国家资金使用报告/国家资源利用报告
4、招商引智与智慧招商
1)用产业思维做园区招商
2)龙头企业招商、服务平台招商
3)策划招商、活动招商
四、未来产业园区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园区要形成产城融合典范,就必须依托创新驱动,增强人的流动性,从城往乡逐级建立疏解体系,把握次序和节奏,形成无序到有序,让有序产生美感的发展体系。通过城市功能疏解—产城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回归到人,实现人的现代化。
1、产能疏解与特色园区
1)产能疏解与特色小镇(消费聚集)
2)产能疏解与田园综合体(产业聚集)
3)产能疏解与美丽乡村(财富寻根)
2、智库建设与智库运营
1)智库建设纲领
引天上之水
智库建设,智慧引领;办好活动,聚集能量
建立三级学习体制
四规合一
五HUI 系统2)智库运营手段
一讲三会
3、全聚齐,全带走
1)六大生态
2)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3)增强人的流动性与人的现代化
4)八道门
胡老师
产城融合技术、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专家
经济学博士、《黄金屋法则》《融合发展论》作者
雄安新区田园城镇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特色小镇智库联盟秘书长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
行业背景
20 多年来持续跟踪经济、产业趋势研究。兼任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中关村南部创新城、中关村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江苏宿迁洋河新区、山东莱州市人民政府、房山区互联网金融安全产业园、民族文化创意园、鸿坤集团、中细软集团、光合文创集团、重庆巨业集团等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集团的产业发展顾问。
擅长领域
熟悉产业、城市、区域政府、企业、园区的经济运行规律,在城镇区域规划、产业活动策划、 企业投融资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实战经验。提供产城融合、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系列解决方案。
理论成果
多年来通过产城融合、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相关著作的策划和编写,形成了先策划后规划 的研究创作体系。
▲ 《黄金屋法则》。宏观层面,黄金屋法则应用于区域经济规划,推动区域、城市、产业、企业融合发展的愿景描绘,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张蓝图绘到底。微观层面,黄金屋法则用于企业全方位价值实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构建。
▲ 《特色小镇中国实践》。本书从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中选取了 30 个案例,按“金融+、科技+、文创+、互联+、绿色+”进行要素迭代和产业聚集,大胆预见特色小镇是一场伟大的中国实践,“五+生态圈”将构成特色小镇的未来蓝图。
▲ 《产城融合与乡村振兴》。本书重点阐述城里的产、城里的城形态如何落户乡村的问题; 城里的好人好事好资源好想法能不能与乡村的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问题;城里的人城里的事乡村乃发生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次序节奏等问题……中国的乡村市场广大,广阔乡村大有作为,需要产城一体城乡融合发展。
▲ 《融合发展论》。对标美国 1890-1990《帝国定型》,全息扫瞄大历史观下中国经济的再崛起。作者提出 2016-2025 中国经济黄金发展十年,中国经济遭遇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如何形成中产阶级消费圈层,新旧动能如何转换,如何构筑中国统一大市 场,把握自主创新话语权。
最新特色课程(半天起)
▲ 大历史观看中国经济的再崛起
▲ 习大大治国理政下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 2016-2025:中国经济黄金发展十年
▲ 五层红利托起盛世中国
▲ 两湾一滩,中国经济国家化
▲ 雄安质量:熊大熊二的明天
▲ 大锤经济说系列(中国经济 3.0,房地产 3.0,土地改革 3.0,产业发展 3.0……)
▲ 新商业文明系列(西方文艺复兴与东方商业文明,科技革命与信息革命,企业价值与企业家精神……)
产城融合系列课程(半天到两天)
▲ 产城融合与城市群(都市圈)经济▲ 产城融合与城市更新
▲ 产城融合与开发区转型▲ 产城融合与区域经济
▲ 产城融合与乡村振兴▲ 产城融合与特色小镇
▲ 产城融合与田园综合体▲ 产城融合与房地产转型
▲ 产城融合与社区社会治理▲ 产城融合与新型政商关系
2018 部分精彩课程回放
▲ 《传统企业和传统服务业的转型》
▲ 《产城融合与产能疏解——未来产业园区的机遇与挑战》
▲ 《企业家精神与新商业文明》
▲ 《特色小镇及产城一体化运营》
▲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的顶层设计与高端运作》
▲ 《高质量发展下的“文旅产业+特色小镇”》
▲ 《田园综合体重在投资品开发与特色运营》
▲ 《田园城镇融合发展理论:经济与文化的复合增长》
▲ 《产城融合与乡村振兴背景下房地产转型与新型政商关系》
▲ 《乡村振兴的四平八柱——携手推进村经济发展和村产业提升》
▲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这笔巨大的财富何去何从?》
发表论文
1.统筹城乡发展“五位一体”解决方案(上、下)
发布平台:《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8 年 08、09 月2.唤醒“雄安记忆” 传承民族文脉
发布平台:中国商论2018 年 06 月
3.田园城镇:一幅徐徐展开的东方美丽画卷发布平台:当代经济 2018 年 06 月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