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课堂 - 企业管理培训网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400-8228-121

值班手机:18971071887

Email:Service@mingketang.com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管理培训公开课计划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领导力培训公开课

领导力培训内训课程

热门企业管理培训关键字

您所在的位置:名课堂>>公开课>>领导力培训公开课

阳明心学与知行合一修炼

【课程编号】:MKT057059

【课程名称】:

阳明心学与知行合一修炼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领导力培训

【时间安排】:2025年11月26日 到 2025年11月26日2900元/人

2024年12月11日 到 2024年12月11日2900元/人

2023年12月27日 到 2023年12月27日2900元/人

【授课城市】:广州

【课程说明】: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阳明心学与知行合一修炼相关内训

【课程关键字】:广州阳明心学培训

我要报名

咨询电话:
手  机: 邮箱:
课程背景

心学智慧,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旁及各家。其中的底层逻辑,是中国式管理的自然法则,政治家用以治国,军事家用以治军,企业家用以纵横捭阖,“百姓日用而不知”。因此,“其道甚大,百物不废”。但流传久远的良知心学智慧变动不居,作为初习“心学”的管理者,掌握起来,并不容易。

《阳明心学与知行合一修炼》课程,是为中高级管理者专门开设的心学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学员适合对象

中高级管理者、管理梯队、储备干部

课程收益

读懂心学:把心学放在现代文化、经济、管理的新视角下去审视;

管理智慧:通过心学,了解国学管理智慧中的底层逻辑;

重构范式:重构个人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思维范式。

课程大纲

一.引言:阳明心学为何热

二.阳明生平与思想历程简介

课程以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生平与思想发展为主线,介绍他如何体悟本心,如何在复杂艰难的军政生涯中运用心灵的智慧和力量获得成功,从中发明了良知学与知行合一说,并扭转了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气。

三.阳明学核心:“心”是什么?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常常被人简单理解为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际不然。本课程深入分析心学知行合一说的精神深度与广度,探讨生活中为什么知行不合一的原因。

四.知行怎样合一

课程指出,知行合一不只是局限于道德学说,根本上是发现心灵觉悟、建立身心自洽的智慧。

五.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

在现代社会,身心分离导致的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十分普遍。而知行合一说是可以实践、实现的修身工夫:即发现深层精神主体(心体),用心体统摄身心与知识,重建精神主体,更好地协调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六.心学工夫的现代实践方法

课程从王阳明的故事中引发现代思考:在充满不确定与挑战的现代生活中,怎样从变动无常中寻找不变之“常道”——心灵安顿之道与事物变化之道并行不悖,修身与事业相辅相成,以此安身立命、事业长青。

七.总结

张老师

【主要背景资历】

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长江商学院特聘授课教授

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古代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张教授专业中国哲学,讲授“论语导读”、“四书”、“传习录”、“宋明儒学”等课程,近年著力于宋明理学工夫论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课题一项,出版《罗念庵的生命历程与思想世界》、《敦于实行:邹东廓的讲学、教化与良知学思想》等专著四本,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2017年,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和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联合聘请为中央国家机关党课宣讲辅导员。

【擅长课程】

《儒释道修身原理与事业开创》

《社会变迁图景中的儒家伦理与中国人的关系模式》

《身心一体——儒家“仁”学的核心与实践内涵》

《中国传统的心性观与世界观》

《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和良知思想的当代价值》等等

【学术论著(以下均为独立完成)】

(按发表时间排序):

1. 《<性自命出>的成德进路》,《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第17卷第5期,2003年12月出版。

2. 《试论<五行>的成德进路》,《石河子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2003年12月出版。

3. 《从<肇论>看玄学向佛学的转变》,《普门学报》(台湾) 第24期,2004年11月出版。

4. 《从<肇论>看中观般若学的非本体性特征》,《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2005年3月出版,一类重要期刊。

5. 《从<坛经>看顿教禅法的修持要求》,《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2005年3月出版,核心期刊。

6. 《从楚简<五行>的成德进路看早期儒家的“体知”维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2006年3月出版,核心期刊。

7. 《王门后学罗念庵思想辨正》,《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2007年5月出版,核心期刊。

8. 《当下一念之别:阳明学现成良知之辨的关键问题——以王龙溪与聂双江、罗念庵的争论为中心》,《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2007年7月出版,核心期刊。

9. 《罗念庵思想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出版,核心期刊。

10. 《罗念庵与道教道家之关系》,《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2008年5月出版,核心期刊。

11. 《王门后学王龙溪与罗念庵工夫论之比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2010年2月出版,核心期刊。

12. 《江右王门学者邹东廓研究综述》,《儒家思想与典籍研究》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2月出版。

13. 《王门后学唐顺之、罗洪先晚年被举出山事件考辩》,收入冯达文主编:《两汉思想与信仰》,巴蜀书社出版2013年5月出版。

14. 《江右王门学者邹东廓之戒惧说论析》,《当代儒学研究》第14期,台湾中央大学儒学研究中心2013年6月出版。

15. 《邹东廓生平及学术系年》,《国际阳明学研究》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16. 《由凡至圣:王阳明体悟本心的工夫阶次————以王龙溪<悟说>、<滁阳会语>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3期,2013年9月出版,核心期刊。

17. 《江右王门学者罗念庵学行述评》,《儒家思想与典籍研究》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18. 《阳明学者罗念庵悟良知的工夫历程》,《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4期, 2014年11月出版,核心期刊。

19. 《儒道交融:罗念庵一体两面的终极关怀》,《广西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2014年12月出版。

20. 《“见在良知”说的核心焦点与体认维度》,《中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2015年5月出版,核心期刊。

【科研项目(以下均为独立完成】

1.《邹守益思想研究》,获2007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2008年结题。

2. 儒藏工程之子课题,点校《龙溪会语》(72000字),已结题。

3.“思想、讲学与乡族实践——邹东廓与江右王学的开展”(11YJA720038),2011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我要报名

在线报名:阳明心学与知行合一修炼(广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