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管理培训公开课计划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
劳动关系管理培训公开课
劳动关系管理培训内训课程
热门企业管理培训关键字
辞退员工面谈沟通技巧与离职员工情绪控制
【课程编号】:MKT048043
辞退员工面谈沟通技巧与离职员工情绪控制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劳动关系管理培训
【时间安排】:2025年11月06日 到 2025年11月06日3500元/人
2024年11月21日 到 2024年11月21日3500元/人
2023年12月07日 到 2023年12月07日3500元/人
【授课城市】:广州
【课程说明】: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辞退员工面谈沟通技巧与离职员工情绪控制相关内训
【课程关键字】:广州员工辞退培训,广州离职员工情绪培训
我要报名
咨询电话: | |
手 机: | 邮箱: |
课程介绍
伴随《劳动合同法》的多年实施,对于用人单位于法律实践中的“弱势地位”,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是越来越有深入认识。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单方解除,由于证据规则及审判政策导向的问题,都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唯有协商解除方才是最安全的选择,如此,如何开展有“说服力”的解除谈判,成为摆在大部分HR面前的难题。
此外,随着普通劳动者权利意识的觉醒,“抱团取暖”取暖所导致的群体争议亦时常发生。其中,最为令人头疼的,乃是所谓的“权益争议”,即尽管用人单位并没有违法,但由于工资问题或股权收购问题,仍存在劳动者不确定的“停工”威胁。
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在内部调查中固定证据?如何劝服劳动者接受已有的补偿方案?如何在群体性事件中尽快恢复生产?都是颇受瞩目但又缺少“良方”的问题。
本次课程结合具体案例,将各种情境下的沟通技巧“倾囊而授”,以期对参会同仁的实践操作有所裨益。
课程收益
提升HR与员工的谈判技巧;降低企业用工风险;提高劳动争议的事前预防能力及事中控制能力。
课程对象
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人事行政总监、经理、主管、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法务、等相关负责人
课程大纲
一、有效开展沟通的前提条件
(一)认识到沟通很难
(二)法律在沟通中的作用
(三)如何看待经营环境的变化
(四)认识到沟通对象的差异
(五)如何应对敌意或威胁
(六)录音或录像行为的意义及法律效力
二、如何在内部调查中开展沟通
(一)问问题的方式决定答案
1、开放式问题与过程型咨询
2、封闭式问题与权威型咨询
(二)问题的设计
1、案情调查
2、材料审阅
3、个体差异预估
(三)调查的执行
1、选定时间、地点
2、参加人员
3、辅助材料的准备
4、基于真实案例的角色扮演
三、备:运筹帷幄—演讲准备
1、听众分析(给谁讲)
2、主题分析(讲什么)
3、环境分析(哪里讲)
四、如何开展劝退或协商解除
(一)如何执行劝退
1、何谓劝退
2、劝退的准备工作
3、员工在劝退行为中的关注要点
(二)如何进行协商面谈
1、确定合适的解除理由
2、协商原则
3、准备清单
4、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的决定
5、常见话术
6、基于真实案例的角色扮演
五、如何在群体争议中进行沟通
(一)沟通形式的选择
1、基本沟通策略
2、谈判团队
3、沟通形式
4、沟通渠道的建立或摧毁
(二)如何执行谈判方案
1、稳定局势及疏导情绪
2、素材准备及压力传导
3、见机行事与顺势而为
4、基于真实案例的经验分享
郝老师
郝云峰律师: 劳动法实战派律师
热销书《HR劳动争议案例精选与实务操作指引》、《HR实战必备-劳动用工实战案例精选》作者
北京东合律师事务所主任
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
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
北京市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劳动法分会常务理事
被北京市律师协会评为“北京市优秀劳动法专业律师”、被海淀区司法局评为“海淀区优秀律师”、北京市司法局评为“优秀公益律师”
庞春云律师: 著名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实战专家,资深律师,资深法律培训师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担任及曾担任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法律关系研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法律关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全国律协劳动法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劳动法研究会理事
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委员
曾凡新律师:劳动法实战派专业律师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大成中国区劳动与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大成深圳办公室公司与商业事务部副主任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基地法律专家
深圳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律师协会劳动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员
一体两翼”领导力模型的版权所有人
深圳企业适用劳动法常用数据指引版权所有人。
在法人、律师与法制、法制早报、上海法治报、广东律师、深圳律师等报纸和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
广东新闻广播、深圳电视台、深圳交通广播、深圳律师、工人日报、南方工报、羊城晚报、法人、每日经济新闻、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晶报、深圳商报、河南法制报等 14 家媒体进行过采访或者报道,以法律专家的视角纵论社会事件、政策变革和疑难案件报道,以法律专家的视角纵论社会事件、政策变革和疑难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