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管理培训公开课计划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
国际贸易培训公开课
国际贸易培训内训课程
热门企业管理培训关键字
服务贸易付汇主要问题与虚拟付汇全模拟
【课程编号】:MKT030807
服务贸易付汇主要问题与虚拟付汇全模拟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国际贸易培训
【时间安排】:2022年12月29日 到 2022年12月30日5800元/人
2021年12月16日 到 2021年12月17日5800元/人
【授课城市】:上海
【课程说明】: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服务贸易付汇主要问题与虚拟付汇全模拟相关内训
【课程关键字】:上海虚拟付汇培训,上海服务贸易付汇培训
我要报名
咨询电话: | |
手 机: | 邮箱: |
课程介绍
非贸上海第三场,火热开招!
随着近几年国际经济的衰退和中国市场的飞速成长,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境外总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而由于中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跨境付汇一直成为困扰着跨国企业的财务和税务管理者的难题之一。虽然国家税务总局近两年对跨境付汇的流程进行了简化,但在实践操作中,企业依旧是面临流程长、风险多、支付难、税负高等众多问题。
推出包含四份拟真合同修改的《非贸付汇创新管理方式训练营第一季》后,应广大财务税务管理者的强烈要求,现隆重推出包括情景演练模块的第二季全新课程。
课程介绍
本次课程的特点:
-6大模块全面覆盖付汇难题
-20个真实案例透彻分析付汇要点
-情景演练,专业技术不只是纸上谈兵
-企业、税局、总部,多维度了解付汇中的沟通技巧
根据对80家企业的访谈调研结果,精选20个实际案例,配合虚拟付汇情景演练,帮助企业财务和税务管理者在全面了解政策、技术要点的同时,理论结合实战,掌握与税务局和集团总部的沟通技巧,从多角度解决跨境付汇中的“内忧外患”。
适宜人群
财务总监/税务总监/财务经理/税务经理
课程流程
第一天:非贸付汇主要问题梳理
如何同时满足总部和税务局对付汇的要求?
总部、境内企业和税务机关在非贸付汇中的需求
最新对外支付流程
非贸付汇中不同类型费用梳理
非贸付汇常见问题
-常年应付未付的款项有哪些不利影响?
-此前支付过的费用在新政形式下的会隐藏哪些风险?
-已经付出去的费用是否可能仍有后遗症?
20个非贸付汇典型实际案例全解析
l 付汇难题一:金额、票据、性质认定难题--代垫费用支付
案例一:总部代垫外籍人员工资社保被质疑加成
案例二:境外关联方代垫差旅费没有发票等证明
案例三:母公司仅要求收取部分代垫工资
l 付汇难题二:不同协定下的股息支付技巧
案例一:按比例向不同国家股东支付股利
案例二:向境外投资方支付2006年-2014年未分配利润
l 付汇难题三:高税负还是低税负?--特许权使用费争议案例
案例一:向境外资讯公司支付用户账号费用
案例二:境外合作研发企业无法提供技术机密资料被判定为特许权使用费
案例三:境外关联方提供境外销售和市场开拓服务的判定
案例四:同一合同中同时包含技术服务费和特许权使用费
案例五:向关联公司支付软件使用许可费
l 付汇难题四:人员派遣行为中的税企争议案例
案例一:境外销售团队的工资、差旅费支付案例
案例二:境外公司同时向多家境内公司提供服务被判定构成常设机构
案例三:非贸付汇与代扣代缴部门管辖权争议案例
案例四:境内公司直接负责派遣人员工作、工资被判定为常设机构
l 付汇难题五:非贸付汇最大难题--管理服务费分摊
案例一:总部代垫人力资源服务费
案例二:向境外总部支付财务、法务、市场营销等一揽子服务费案例
l 付汇难题六:付汇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细节—其他付汇问题
案例一:对外支付小金额费用不扣缴税费的风险
案例二:佣金和手续费在支付上的风险
案例三:向境外支付一期、二期工程设计费被质疑回避“5万美金”标准
案例四: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向境外合作方支付代垫费用
第二天:情景演练—虚拟付汇全模拟
公司架构介绍:
美国某集团从事电子芯片的制造与销售。注册于美国的A公司为集团投资控股公司, 在美国本地设有运营公司B公司,为全球子公司提供财务、法律、IT等一系列共享服务。A公司在开曼设有离岸公司C公司,B公司在开曼设有投资公司D公司。D公司在香港设有销售公司G公司,并在中国大陆下设研发公司E公司和生产基地F公司。
交易模式介绍:
1. E公司为集团提供新产品的技术研发,所开发的知识产权成果归A公司所有。E公司每年,按成本加成法,向A公司收取相应的服务费;
2. A公司将其芯片制造的知识产权许可给开曼C公司,C公司再将相关的知识产权分许可给境内F公司用以生产制造。F公司每年向C公司支付相应的特许权使用费。
2015年7月,F公司准备向C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3. F公司制造的芯片,部分直接销售给中国地区客户,部分通过香港销售公司G公司向境外其他地区客户销售,并按照销售额的5%向G公司支付销售佣金。集团考虑以下两种业务模式:
1) 中国的F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香港G公司,G公司再销售给境外终端客户。
2) 中国的F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劲舞终端客户,香港G公司提供境外联络辅助工作,并向F公司收取销售佣金。
2015年8月,集团管理层需要考虑上述两种方式下,F公司将各自发生何种税务影响。
4. 美国运营公司B公司每年向全球生产型子公司提供整体管理咨询服务,包括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管理、IT共享服务、物流辅助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因此,中国境内的F公司每年向B公司支付相应的分摊管理费。
2015年9月,F公司根据集团制定的管理费分摊协议和计算方式,向美国B公司支付管理费。
5. 2015年1月起, E公司进行新产品研发,B公司派遣3名技术人员入境协助E公司进行研发,技术人员9月回美国。 派遣人员的工资、社保等费用由E公司先支付后,再向E公司收取。
2015年9月,E公司向B公司支付其代垫的派遣人员工资、社保等费用。
6. E公司2015年5月派技术团队赴美参加技术研讨会,相关人员在境外的费用由B公司代为支付。2015年6月,E公司根据B公司提供的费用清单向其支付代垫差旅费用。
7. 2015年, 美国B公司分批派遣多名技术人员入境协助F公司,进行产品质检和其他技术辅助工作。 来华情况如下:
l 情况一: 技术人员A 来华提供质检服务,1月1日入境,1月20日离境。
l 情况二: 技术人员B 来华提供特许权使用的技术支持。每月来华1天。
l 情况三: 为XYZ 项目,美国公司分别派遣技术人员D/E/F/G和H, 每人来华两个月。
2015年11月,中国F公司分别向B公司支付上述人员来华提供的服务费。
8. F公司计划于2015年12月向投资方D公司分配以前年度(2007年-2014年)未分配利润共计1000万元。
角色扮演:根据不同的付汇情景进行虚拟付汇
1. 合同梳理:业务流程及合同主要内容梳理及审阅,使学员快速、准确了解付汇的背景。
2. 分组讨论:学员分成两个群组,一个群组扮演税务机关,从税务机关角度审视合同/资料中的潜在问题;另一个群组扮演企业,应考虑业务流程、合同资料中可能会有哪些问题?面对“税务机关”的质疑,应该如何抗辩或准备哪些辅助材料?是否能更好地完善现有的业务模式?
3. 虚拟抗辩:每组派代表分别扮演“税务机关”和“企业财税人员”,“税务机关”提出质疑点,“企业财税人员”进行抗辩解释。
4. 课程总结:对合同中存在的问题点进行点评,从抗辩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根据虚拟集团的交易模式,系统梳理目前企业在非贸付汇中常见的难点、解决方案和有待明确的问题。根据虚拟集团的付汇情况,提出更为简化、合理的交易模式,对集团的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5. 沟通技巧分享:根据各类付汇情景,讲师分享企业在应对时与税务机关的沟通技巧及注意要点。同时,分享向总部汇报中国税务监管现状、付汇难点、付汇进程及业务模式调整等问题时的沟通技巧及参考邮件模板。
苏老师
苏正
曾就职于“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和普华永道的税务及咨询部门多年。在中国税务、财务、转让定价、海关、商务法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咨询和操作经验,同时熟悉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目前苏正先生为多家著名跨国企业集团提供专业服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苏正先生还和多地各个政府部门保持有良好的工作关系。
陈栋(Matthew Chen) 首席运营官
Matthew拥有近10年的税务咨询和培训开发工作经验,特别在国际税务理论结合中国实践操作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加入铂略之前,Matthew曾创办第一税务社交平台,致力于中国税务管理人员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并直接主导或参与数十个知名企业的非贸付汇、转让定价和非居民跨境股权转让咨询案例和企业内部培训,涵盖的客户行业包括医疗、机械、贸易和服务等。在政府合作方面,Matthew曾协助并主导了北京市国税局《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税务管理分析》的专题研究,研究结果由北京市国税局直接呈交北京市政府作为内参资料。Matthew由其擅长微观方面国际税务在中国实践案例的分析和阐述,其自然、直接的授课风格广受企业学员的好评。
Matthew目前还担任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税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负责跨国公司在中国税务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