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管理培训公开课计划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
劳动关系管理培训公开课
劳动关系管理培训内训课程
热门企业管理培训关键字
违纪与不胜任解除的风险控制
【课程编号】:MKT029604
违纪与不胜任解除的风险控制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劳动关系管理培训
【时间安排】:2025年07月18日 到 2025年07月18日3200元/人
2024年08月30日 到 2024年08月30日3200元/人
2024年08月02日 到 2024年08月02日3200元/人
【授课城市】:深圳
【课程说明】: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违纪与不胜任解除的风险控制相关内训
【课程关键字】:深圳员工违纪管理培训,深圳不胜任解除培训
我要报名
咨询电话: | |
手 机: | 邮箱: |
课程对象
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人事行政总监、经理、主管、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法务、等相关负责人
课程大纲
一、HR应知应会:绩效管理的证据基础
1. 8种常见证据类型
当事人陈述、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在绩效管理案件中的运用
2. 不同证据类型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员工否认绩效管理软件中自评是本人填写的怎么办?
3. 证据证明力判断
员工收到绩效考核表未提出异议是否是为认可?
4. 举证责任分配
员工就绩效提出申诉是否也应“谁主张谁举证”
二、不胜任解除三大关键步骤
1.证明第一次不胜任
绩效考核依据的证明要求
绩效考核程序的证明要求
绩效考核方法/周期的限制
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2. 实施培训or调岗
绩效改进计划可否视为培训?
调岗能否降薪?调岗合理性如何判定?
员工拒绝培训/调岗能否违纪处理?
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3. 证明第二次不胜任
绩效考核要求是否应调整?
绩效考核周期能否调整?
员工在解除前泡病假怎么办?
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4. 绩效改进计划的综合运用
常见PIP程序的疏漏之处
PIP的关键要素采集
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三、违纪解除的三大核心问题
1.解除依据
如何制定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如何履行民主程序?
规章制度如何履行告知程序?
违纪事实
如何证明违纪事实的客观存在
如何证明违纪的严重程度
违纪行为未及时处理的后果
解除程序
如何保障员工的申辩权
何为一事不二罚
如何依法通知工会,未成立工会如何通知工会?
如何有效送达违纪解除文本
解除面谈
四、违纪和胜任管理中的特殊问题
1.特殊时期:试用期
试用期如何约定录用条件?
试用期如何搜集相关证据?
试用期怀孕、泡病假影响评估怎么办?
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特殊群体:三期、病假、工伤处理
三期员工不胜任能否调岗?绩效评估应否区别对待?
员工病假/工伤后考核是否应中止?
员工出勤率能否纳入考核?
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特殊行为:违纪违规/过激申诉等
员工不胜任如何向违纪转化?
不胜任工作可否发警告信?
员工群发邮件,消极怠工怎么办?
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洪老师
国内知名劳动法专家
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现担任数十家全国性集团企业首席劳动法律顾问
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
洪律师专长于公司法、劳动法与争议解决,同时熟知人力资源管理与用工成本实践(社保/财税),在跨区域员工关系治理、高管治理、竞业限制及商业秘密等领域有丰富的执业经验。2013年曾参与《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规定》《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修订)》等多部法规的立法专家讨论与建议工作,洪律师同时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包括甲骨文、法国空客、强生、联合利华、杜邦、拜耳、施耐德、索迪斯、宝马、卡夫食品、耐克、欧尚、日立、联想、腾讯、中欧管理工商学院、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多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及境内知名公司曾聆听其课程。
背景经验
成功为世界500强公司在华4000余人提供劳动关系规模转移安置综合解决方案
成功为某行业领先企业提供10000余人的劳务派遣综合解决方案
媒体采访
曾接受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上海东方卫视、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日报(英文版)、中国经营报、解放日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金融观察、东方早报、新闻晨报等多家媒体采访就劳动关系热点问题发表专家意见。
出版物及其他
《写给HR的社保法:社会保险风险控制与成本优化实务》(独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曾主笔专栏《模拟仲裁庭》,《劳动关系管理实务》。在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劳动法专业文章,例如劳动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上海劳动保障、人才市场报等。
研究课程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逐条解读与应对
《社保待遇新类型劳动争议与成本优化》
《集体劳动争议的预防及应对实务》
《离职管理中最棘手的85个问题及解决方案》
《劳务派遣新变化》
《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解读与应对
《劳动合同解除技巧与合规管理》
《员工对抗行为调处技巧》
《逐条解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后社保法时代的用工变革与HR转型》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