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管理培训公开课计划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
战略管理培训公开课
战略管理培训内训课程
热门企业管理培训关键字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暨新修订《公司法》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及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专题培训班
【课程编号】:MKT008332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暨新修订《公司法》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及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专题培训班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战略管理培训
【时间安排】:2020年12月11日 到 2020年12月12日3600元/人
2019年11月29日 到 2019年11月30日3600元/人
【授课城市】:成都
【课程说明】: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暨新修订《公司法》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及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专题培训班相关内训
【课程关键字】:成都公司法培训,成都国企改革培训,成都市场化经营培训
我要报名
咨询电话: | |
手 机: | 邮箱: |
培训背景
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关键之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政策落实落地,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持续健全“三重一大”决策运行和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落地见效,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把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推进管理模式变革,优化公司管理效能;加快健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创造市场价值,结合新一轮改革任务特点,优化改革进度跟踪和评价体系,以更大力度推动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效。
新修订《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公司法新规进一步完善优化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权相关规定,促进公司规范运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及公司法新规背景下公司治理内核及外延,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活力动力,我中心举办“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暨新修订《公司法》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及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专题培训。
课程特点
(1)务实性:避免空洞的理论、理念和规律的阐述,而是基于企业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并从典型案例入手,深入分析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然后从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相关技能。
(2)形象性:依据大量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炼,编制剧本后,进行“电视剧”式的拍摄。课堂上通过形象的、甚至是正反面对照的录像情景分析,逐步引导受训人员了解到在不同情形下的解决问题技能和流程,给学员留下非常深刻的、形象的印象。
(3)实效性:技能的提升70%依靠挑战性的工作任务,20%靠他人指点,10%靠课堂教学。
培训对象
各级国资委以及政府国企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事、监事;战略发展部、法人治理处、公司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工会、财务部、综合部等相关负责人员;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与国资国企改革形势分析
1.中央企业经济工作会议对国企改革总体要求
2.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企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着力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
3.完善国企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整合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5.强化国企对重点领域保障、支撑国家战略安全,突出抓好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
6.“一利五率”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四个专项行动”
7.全面加强国企党的领导和监管,完善党领导国企的制度机制,加强国企领导人员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第二部分新修订《公司法》框架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公司治理改革
一、新修订《公司法》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重要意义
1.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深化,落实国企改革重大部署,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3.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加强产权保护
4.健全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公司法》新规框架下现代企业治理核心与实践
(一)新修订《公司法》股权投融资相关规定亮点解读
1.进一步完善公司资本制度: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改革及股份有限公司授权资本制的引入
2.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监高责任
3.新增类别股可以“同股不同权”
4.股权/股份转让的调整
5.股份回购请求权
(二)《公司法》新规框架下公司治理实践
1.现代企业制度“四会一层”科学设置和规范化运行。
2.股东会职权调整
3.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与股东的区别
4.突出董事会公司治理地位,加强董事会建设与落实董事会职权
5.关于外部董事与职工董事新规
6.弱化监事会职能,强化审计委员会的作用
7.经理层权责变化及董事会授权经理层
(三)《公司法》新规框架下公司管控实践
1.现代企业治理中集团型国企子公司董事会决策与集团管控模式紧密相连,如何设计集团与子公司的管控模式和权责界面
2.集团向子企业董事会授权机制,如何规范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
三、《公司法》新规背景下的党委决策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一)新公司法特别强调了党的领导和党组织的作用
1.党委的领导作用
2.党委三重一大事项
3.党委领导下的四会一层履职
(二)党的领导与国企的特殊性
1.国企必须按公司法运作
2.国企改革与加强党的领导之关系
3.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三)党委决策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1.党委前置的三项权利
2.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清单
3.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完善现代化国企“三重一大”决策机制
四、《公司法》新规背景下强化控股股东规范和经营管理人员职责
1.国有企业董事任职资格的新表述
2.董监高勤勉尽责的新要求一一案例分析
3.董监高有效履职的新要求
4.董监事履职风险与新规定的规避措施
5.国有企业高管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6.董监高履职案例分析
五、干部管理体系建设
1.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创新机制运用与注意事项
2.董监高的选择、任用及相关难点
3.外部董事队伍建设、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4.董监高履职与评价考核
第三部分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动力
一、国有企业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实践中具体操作---推行工资总额预算周期制管理,并对战略新兴产业等实行更加灵活、具有竞争优势的工资总额决定和增长机制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制度和经营业绩考核实践中具体操作
三、“三项制度”实践中具体操作
---健全常态化岗位评估机制,增强全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持续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实现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在国有企业全覆盖
---推动国有企业分类细化优化员工市场化退出标准和渠道,完善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机制,用活各类人才
---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及职业经理人实践中具体操作,落实国有企业内部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责任
四、优化、用好中长期激励政策
---结合企业实际,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强化业绩考核和激励水平“双对标”,实现激励与约束相统一
第四部分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一、二十大报告与国有企业党建相关政策要求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2.国有企业相关党内法规及重要文件精神解读
3.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党建最新部署和工作要求
4.新《公司法》对党建工作的法律要求
二、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1.国有企业战略定位
2.国企党建与业务工作的高度融合的基本要求
---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党建工作进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融入决策;融入人事
---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原则与要求
三、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意义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
2.为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政治保障
3.为深化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奠定组织基础
4.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夯实制度基础
四、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制度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重业务、轻党建,党组织逐级弱化、虚化、边缘化
2.全面从严治党抓而不实,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矛盾冲突
3.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坚决,推动创新发展有差距
4.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违规违纪行为屡禁不止
5.干部队伍建设不够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存在偏差
6.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不到位,依法治企水平亟待加强
五、完善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制度机制
1.健全完善党在国有企业的组织体系
2.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
3.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经营业绩考核、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同步实施、有效联动
4.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梯度培养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5.理顺国企党委领导和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关系
6.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立完善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干事创业的有效机制
7.确立国有企业党组织决策运行的原则和制度
8.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作用
专家老师
拟邀请国企改革研究领域管理实操专家授课。结合典型案例和实例分析,组织交流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