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管理培训公开课计划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
精益生产培训公开课
精益生产培训内训课程
热门企业管理培训关键字
LCIA低成本全员自动化改善
【课程编号】:MKT007350
LCIA低成本全员自动化改善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精益生产培训
【时间安排】:2021年12月18日 到 2021年12月20日3600元/人
2020年11月28日 到 2020年11月30日3600元/人
【授课城市】:青岛
【课程说明】: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LCIA低成本全员自动化改善相关内训
【其它城市安排】:济南
【课程关键字】:青岛自动化改善培训
我要报名
咨询电话: | |
手 机: | 邮箱: |
课程背景: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进入微利时代,需要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品质取胜;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招工难、用工贵,用工成本持续吞噬着企业的利润;
生产模式趋向多品种,小批量;
…… 传统思路下的自动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周期长,是一种高投资、高效益、高风险的
发展模式,很难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
低成本智能自働化(LCIA),是由精益管及零配件组合而成,融入体力、杠杆和重力等,达到低成本、省力化、省人化,消除不必要的浪费等。
低成本自働化(LCIA),以其投资少、设计周期短、灵活、维护成本低、全员参与自主改善等优点,被认为是企业实现制造升级的一种高性价比理性的选择;
低成本智能自働化(LCIA),是大众创新、全员改善在企业中的精彩应用;
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大力推行低成本智能自働化(LCIA)势在必行。在工业 4.0 的浪潮中,企业想走出自己特色的道路,低成本自动化是第一步;LCIA 也是提高员工成就感最好的法宝工具之一。
课程对象:
想在企业中推进 LCIA 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总监
制造技术部、精益革新部、IE 推进部、设备部、工程部负责人
现场改善主管、班组长和骨干人员
课程大纲:
一、精益化思路与自働化
TPS 的二大支柱与自动化
JIT(即时生产)与 JIDOKA(人字边的自动化)
JIDOKA(人字边的自动化)的原则
自动化技术
自働化(JIDOKA)的定义
自働化与自动化的差异
自働化的目的、功能、特征
自働化的基本思想及设计的基本原则
自働化与少人化
二、LCIA 基础知识
LCIA 低成本自动化/自働化历史
LCIA 低成本自働化诞生与定义
LCIA 低成本自动化/自働化 6 大优势和 8 大目的
LCIA 低成本自働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三、LCIA 低成本自働化 8 大机构原理
杠杆基本原理
连杆机构基本
斜面基本原理
滑车轮轴基本原理
凸轮基本原理
齿轮车基本原理
槽轮基本原理
皮带链条基本原理
案例:活用 8 大机构原理自制加工物料拿取
四、活用 8 大动力源(无动力与有动力)
重力活用基本
人力活用基本
磁力活用基本
弹性力活用基本
浮力活用基本
自然力(风力、水力)基本
其他动力(电、气)
案例:自动下料效率提升 40%无动力改善
五、LCIA 8 大领域应用
作业改善应用之手元化、少人化
物流搬运应用之整流化、省力化
品质保证应用之防错化、适正化
设备改善应用之简便化、经济化
治具改善应用之轻巧化、少量化
安全改善应用之机械化、零伤化
环境 5S 应用之整列化、高效化
现场管理应用之可视化、数据化
六、简便自动化(LCIA)应用 / 加工作业简便自动化改善方法
治具的道具化
设备小型化
检测在线自动化
换型、换模快速化
夹紧、移送、停止、复原的自动化
设备的单元化、模块化
设备宽幅狭窄化
操作单元人性化
门板表皮自动上料改善案例(丰田 QCC 报告案例)
七、简便自动化(LCIA)应用 / 组装作业简便自动化改善方法
组装作业的动作改善(10 手)
作业的治具化
自工程多工序化
夹紧、移送、停止、复原的自动化
换型、换产工具套件化、模块化
部品、材料供给套装化、顺序化
全流程无断点化(时间断点、空间断点)
流水线中自动上料 回收的视频案例分析
八、简便自动化(LCIA)应用 / 搬运作业简便自动化改善方法
减少搬运的距离
减少存取的动作
减少搬运的批量
仓库自动输送搬运案例改善报告
李老师
精益生产系统解决方案专家
曾在日本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本田的全球战略伙伴)、利银辉精机(理光工业战略合作伙伴)从事研发、精益生产与改善及设备开发工作
李老师擅长精益管制造与开发、改善类工装夹治具制造与开发、改善型自动化设备制造与开发、Cell 线设计与开发、MES 类应用硬件与软件开发
为电子、机械、食品、医药等企业实施改善方案,特别是现场 5S、设备维护 TPM、SMED、防错法、LCIA(简便自动化) 、CELL(单元生产方式)工厂内 LAYOUT 规划设计等咨询辅导工作,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升行业技术团队实战水平,改善人才培养,对企业导入精益生技术管理及改善能力提升有广泛的成功案例